為什麼不能餵食野外的任何動物
西湖哥

2020年,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(以下簡稱林業保育署)和許多研究及學術單位合作,擬定了瀕危野生動物保育行動計畫,其中石虎的部分計有10項保育策略及14項保育行動,其中有一項行動是建立個體野放標準作業流程:建立石虎野化訓練及野放後追蹤之標準作業流程,並進行適合石虎移置 (translocation) 或再引入 (reintroduction) 地點的評估。因此2021年開始,生多所在林業保育署的同意下,開始利用失親幼獸訓練後,野放至已知的石虎分布邊緣的低密度區,藉由追蹤以了解個體的存活狀況、擴散情形和棲地利用。其中,今天要介紹的「西湖哥」就是其中之一,他是2020/5/28被送至野生動物急救站,當時只有513克。

為達成所擬定的追蹤目標,需追蹤個體較長的時間,因此除了野化訓練和通過野放前評估,我們會以「頸圍」當成上項圈和野放時間的依據,西湖哥於2021/5/31繫上發報器,2021/6/9於竹山進行野放。阿虎團隊持續追蹤其活動狀況,發現其主要於濁水溪和清水溪交界和沿線活動,範圍很大。

然而於2021/10/20收到其死亡訊號,前往找尋發現西湖哥已死於河床,但因屍體分解速度極快,不易判斷死因,但該區遠離人為農耕地和道路,在追蹤期間在多處均看到成群野狗和餵食點,河床更是狗腳印遍及,推斷受犬攻擊之可能性極高。

黃圈為曾拍到石虎的位置。
感謝台鐵&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提供此區資料

針對該河段的河堤範圍進行調查,發現8處餵食點,於2021/11/25日將相關點位和照片資料傳給第四河川局,期能討論後續因應措施,以降低該區不當餵食可能導致犬隻數量極高之問題。此外,台鐵濁水溪橋補強工程剛好於該期間進行生態監測,因拍到有項圈的西湖哥而聯繫上阿虎團隊,該監測團隊共架設8台相機,其中有6台拍到石虎(OI值介於0.4~4.1間),其中西湖哥曾在2021/10/1被其中1台拍到1次,顯示該區除了西湖哥亦有其他石虎頻繁利用。除了機4未拍到狗,其餘相機均有拍到狗(OI值介於0.7~81.5間),顯示該區狗的出現頻度極高,很可能威脅到該區的野生動物。


2022/5/9由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主動召集相關單位一起討論對策,包括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、南投縣政府農業處、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和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,決定針對餵食點設立禁止餵食告示牌。餵食犬隻會造成很多衍生問題,其中最嚴重的還可能包括疾病傳播,另野生動物也可能取食,影響其健康,甚至也有環境髒亂的問題。除此,犬隻在飽食甚至大量聚集成群後,對於野生動物的攻擊和危害問題會更加嚴重。確實,餵食好像暫時讓前來取食的個體獲得溫飽,但實際上無法真正顧及他們的健康,也造成很多生命的損失!所以,阿虎和相關夥伴單位真心希望大家一起做到「愛無餵」。

西湖哥不是唯一的受害者,阿虎累計近年的犬殺/疑似犬殺紀錄已有超過10起以上,阿虎也相信沒被發現的會是更多、更多⋯⋯這篇文章難產很久,阿虎希望每隻石虎的犧牲都有所影響和價值,但可想像po文出來又會收到很多聲音:原本就不該野放、養起來不就就好了、石虎應該都圈養繁殖就不會瀕危、應該開放民間飼養繁殖保種⋯⋯(以上都是阿虎團隊收過的民眾善意建議)

因此,阿虎還是要重申:石虎是野生動物,不是寵物,他們應該在野外扮演其該有的生態角色,將石虎收容起來絕對不是最佳的保育手段。大家可以將心比心,這兩年來多次因為疫情嚴重,很多人被迫居家感到不自由而抱怨四起,一隻石虎在野外需要的活動空間很大,收容空間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小的,因此不該因為石虎野放可能會死就停止野放,而是我們必須從這些不幸的事件,做出幫上其他石虎族群的事情,減緩野外的威脅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責任。流浪犬和犬隻放養問題確實是石虎保育一大難題,我們需要積極面對,前面提及石虎的保育行動之一就是要降低因遊蕩犬隻導致的死亡:在石虎的分布熱區,區域性移除犬貓。但目前礙於一些政策和限制,還沒有進展。

其實狗的問題不僅是野生動物受害,阿虎團隊出野外也常常被狗追,最近阿虎的研究夥伴騎車要去換相機,就被狗群追和撲、導致摔車,目前都還沒完全康復,防治所夥伴接獲通報後安排前往會勘處理,發現是有人在餵養的狗群。在鄉下,也可以看到很多人散步運動都帶著打狗棒,深怕被狗攻擊。其實連人都活在這樣的恐懼,何況野生動物們呢?

備註:文中所提OI值是指每1000小時該物種被相機拍到的次數。